本站讯 为庆贺学校五十周年校庆,集中展示学校育人成效,搭建校友与母校沟通的桥梁,凝聚各方社会力量,提升榜样引领作用,积极营造真就业、早就业、就好业的良好氛围,学校刊发《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五十周年校庆校友风采展暨十大就业典型人物系列报道》,并热烈欢迎五湖四海的校友与学校联系,常回家看看。
今日刊——山东省技术能手、山东国企工匠,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粮油保管员国赛三等奖、粮油仓储管理员国赛二等奖获得者,奋战在粮食储备一线的技术骨干姚常宁的故事。
在齐鲁大地的广袤粮仓间,有一位“95后”青年技术骨干正用双手守护着“大国粮仓”。
姚常宁,中共预备党员,现任山东省石臼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仓储部粮油仓储管理员。
作为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2017届毕业生,从实训车间的青涩学徒到守护15000吨国家战略储备粮的“粮仓工匠”,他用七年光阴践行着“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铮铮誓言。
在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学习期间,姚常宁便考取“高级粮油保管员”、“中级粮油质检员”双项职业资格证书;
他先后在2016年获得山东省第四届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学生组粮油保管员一等奖,国赛三等奖;
2019年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竞赛——“鲁粮杯”第五届全省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粮油仓储管理员职业职工组二等奖。
2022年获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第六届全省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职工组(粮油)仓储管理员一等奖;
2023年第六届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粮油仓储管理员职工组二等奖;
作为奋战在粮食储备一线的技术骨干,因突出的业务能力曾多次被山东鲁粮集团有限公司授予“先进个人”称号。此外,他还荣获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颁发的2022年度“山东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评选为2023年“山东国企工匠”,被母校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及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水利职业学院聘为外聘教师。
-- 笃行:铁肩担粮安,实干践初心 --
“粮仓无小事,事事关民生” 这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姚常宁在日常工作中始终坚守的信条。自投身粮食储备事业的那一刻起,他便将国家规范视为行动的指南针,严格遵循储备粮管理及检验流程的每一个细节。
在他管理下,15000余吨进口大豆犹如训练有素的士兵,全面达到 “一符、三专、四落实” 标准以及 “四无粮仓” 要求,实现了数量精准无误、质量无可挑剔、储存安全可靠。
其所辖仓房凭借出色表现,连续多年荣膺 “标准仓”“红旗仓” 的殊荣,大豆宜存率更是始终保持在100%的优异水平,账卡管理的规范程度也赢得了上级检查组的高度赞誉。
夏季高温时节,仓房内犹如蒸笼,这样的环境并未阻挡姚常宁前行的脚步。他身着被汗渍浸透的工装,毅然投身于繁重的工作中。
在弥漫的粉尘与刺耳的噪声里,他常常连续作业十余小时,有条不紊地翻动粮面、精心铺设通风管道、细致调试设备。即便工装被汗水浸出斑驳痕迹,他却乐观地笑称:“这是守护粮食安全的勋章。”
当夜幕降临,万籁俱寂之时,他依然坚持巡查粮情,认真记录每一个温度波动数据。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不懈拼搏,面对不同产地的进口大豆,他成功探索出更为科学有效的保管技术与方法。
顶灰尘、战烈日、冒酷暑,他不计较个人得失,与时间赛跑、与任务较量,以实干精神生动诠释了在《粮食安全保障法》实施的时代背景下,新时代粮储人如何将 “藏粮于技” 战略融入日常工作,为国家粮食安全屏障的建设添砖加瓦。
-- 砺剑:匠心攻技术,创新促节粮 --
姚常宁深知,在粮食储备领域,理论知识是根基,实践操作则是利刃,只有将二者深度融合,才能在工作中披荆斩棘。
在长期实践中,他练就了令人惊叹的 “感官诊断” 绝技:只需凭借敏锐的感官,便能熟练判断小麦、玉米、大豆等粮油品种的水分含量及杂质等关键指标;仅靠视觉,就能精准识别数十种储粮害虫,并依据其生活习性预判分布规律,进而制定出极具针对性的防治方案。
在绿色储粮技术研发的征程中,姚常宁深刻认识到,粮食储存期间减损便是增效,而实现减损的关键在于不断提升科学储粮水平。
为此,他带领团队一头扎进钻研之中,主导构建了“低温冷源+塑料薄膜压盖”的创新体系。
该体系通过降低粮温、减少大功率风机通风,有效抑制了大豆的呼吸作用,从而极大地延缓了大豆的品质劣变速度,降低了损耗。
在他的努力下,所管理的15000余吨进口大豆出库周期损耗率从 1%以上大幅降至0.13%,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为公司节省费用6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节粮减损,达成无地增产的良好效果。
凭借过硬的专业本领,姚常宁成功入选鲁粮集团科研小组,积极申报并参与完成集团科研项目两项。他的卓越表现也多次获得认可,多次获评鲁粮集团“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不仅如此,他还在《粮油仓储科技通讯》《齐鲁粮食》等专业刊物发表论文5篇,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工匠的使命担当。
-- 铸魂:忠诚守初心,青春绽光芒 --
从晨曦微露到星辉满天,从实验室的数据分析到竞赛赛场的激烈角逐,姚常宁用七年的青春岁月,踏出了一条坚实的“守粮人”成长之路。他将习近平总书记“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的嘱托深深铭刻在心底,并化作日常行动的最高准则。
姚常宁,他宛如一位与粮食深情对话的诗人,用细腻的情感与无尽的耐心守护着大国粮仓的安宁;又似一位与时间全力赛跑的匠人,将每一粒大豆的饱满都精心雕琢成守护粮食安全的璀璨勋章。
他对储粮事业的热爱,犹如一团熊熊燃烧、炽热不熄的火焰,照亮了他的“守粮”之路,让每一项研究都饱含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每一次坚守都洋溢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谊,每一份付出都充满着温暖人心的力量。
当谈及未来规划时,姚常宁目光坚定,语气铿锵:“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我要继续深耕绿色储粮技术,为建设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粮食安全体系贡献青春力量!” 这掷地有声的誓言,正是当代青年工匠精神的生动写照。
学长寄语:
大学时光转瞬即逝,母校的培养为我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成为企业技术骨干,更教会我“明德·立信”的精神内核。希望同学们珍惜韶华,提前规划,积极参与技能竞赛、科研实践、创新创业等,努力提高绿色储粮技能,时刻保持就业竞争力,未来在粮食行业绽放光彩。祝愿母校更加辉煌!祝愿学弟学妹们前程似锦,常怀感恩之心!(通讯员:孙超群 撰稿:张惠洁 杨震 姜小慧 审核:黎海红 孙琳 杜林梓 值班审核:孙芹宝)